黑暗已在空中盤旋,該往哪我看不見
Day 1 - The Outsider
很長的一天,
但想著流水帳的記事並沒甚麼意思,
就只記下一些感覺好了。
初到此地的感覺是兩處地方的綜合,
第一次出發是五年前的事,
塞伊奈約基跟本迪戈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
我竟然有點懷念那年六月的寒風。
有時我想,
當以外語說話時,那個自己想必是另外一人,
但在本質上,這個我和那個我又有甚麼不同呢?
以我這麼一個獨行者,
要與友人的家人相處,想必是格格不入的,
而對於傳統、形式與意涵,我又注定是只能沉默的。
陌生是回憶起長時間的遺忘,
清晨六時,
在機上聽著Come back to me (Improvisation)的結他獨奏,
忽爾詰問起生命要到哪裡去,
到無聲處去吧,
內心某把聲音如是說。
我計劃著一個又一個的地點,
然後拿著照相機不明所以的拍攝,
又可算是一種生怕自己會永永遠遠活下去的生命觀念?
如果是的話,關於意義的答案要如何說起?
而我又是否單單只是為了自己的意義建構而乘十小時的飛機到千湖之國來?
我好像突然不懂何謂反思,
是我已經身處營役中而不知其所歸,
還是所有的思考觀念存憶悔憾都已走到終點?
或許我還在等待一個最後的誘因,
是以在末日到來之前,
我竟然也會狂歡。
很長的一天,
但想著流水帳的記事並沒甚麼意思,
就只記下一些感覺好了。
初到此地的感覺是兩處地方的綜合,
第一次出發是五年前的事,
塞伊奈約基跟本迪戈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
我竟然有點懷念那年六月的寒風。
有時我想,
當以外語說話時,那個自己想必是另外一人,
但在本質上,這個我和那個我又有甚麼不同呢?
以我這麼一個獨行者,
要與友人的家人相處,想必是格格不入的,
而對於傳統、形式與意涵,我又注定是只能沉默的。
陌生是回憶起長時間的遺忘,
清晨六時,
在機上聽著Come back to me (Improvisation)的結他獨奏,
忽爾詰問起生命要到哪裡去,
到無聲處去吧,
內心某把聲音如是說。
我計劃著一個又一個的地點,
然後拿著照相機不明所以的拍攝,
又可算是一種生怕自己會永永遠遠活下去的生命觀念?
如果是的話,關於意義的答案要如何說起?
而我又是否單單只是為了自己的意義建構而乘十小時的飛機到千湖之國來?
我好像突然不懂何謂反思,
是我已經身處營役中而不知其所歸,
還是所有的思考觀念存憶悔憾都已走到終點?
或許我還在等待一個最後的誘因,
是以在末日到來之前,
我竟然也會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