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失落,越是希望,我會甘心看一看


Day 11 (Day 10) - FINAL FANTASY

在機上睡醒時已過了六小時,
把昨天的事寫完後只有個多小時便會回到香港,
詳盡的回顧是寫不了,
但有幾個最起碼必須回答的問題。

永生之門──沒找到,
但在觀看友人練習時我確信自己看到的就是永恆之舞,
而在奧拉河被陽光充滿的感覺也確實有一剎那讓我感到永恆。
我三度被震懾,在偉大的建築前啞口無言而無法呼吸,
即使無法找到通往永恆之門的鑰匙,
但這些體驗讓我瞭解到這次旅程終歸不是失敗的。

關於意義的第三個答案──在看過《孤高之人》後我一度確信這就是最後的答案,
但在離別之際那些在混沌的自我對話叫我沉默,
然而感官記憶喚起的都是獨自一人上路的片段,
我確實享受無言無語的靜默和聽著音樂在觀景窗尋找畫面那種只屬自己的節奏,
但在留戀森林的寧靜的同時我也必須牢記那份無序又混整的恐懼,
而在銘記大地的呼喚之際我亦應當記得自己要回到人群裡去的堅決,
於內心更深處躍動的渴望總是瞬間即逝而難以經營,
似乎在意識流的思維下更多的思前想後也無法確定那是否最後的答案,
但我確實在這數千字的札記裡把該記下的都記下了。

If you wake up at a different time, in a different place, could you wake up as a different person?
如今是多少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原來好些文字在熟悉的地方是寫不了的,
然而在五小時的時差下寫下的文字一方面太過沉重,
另一方面由於所有書寫都從自我的座標出發著實是過分缺乏距離感了。

到最後我終於領略到The Catcher in the Rye最尾那句
"Don't ever tell anybody anything. If you do, you start missing everybody"所指為何,
當我想起旅途上的每一張臉都會有所記掛,
但同時我也必須回到自己的地方,
一個令我喘不過氣而我一直想逃離的地方。

漫長的十天即將成為歷史,
然而到旅程終結時,
我才發覺甚麼理論我都沒有想起,
或許我始終無法如教授所說般以理論透視世界,
更多時候我想起的是書中的斷句、小說人物的對白和電影與書本的名字,
詩句描繪的朦朧相對理論的視域更叫我著迷,
無論如何我決定繼續找尋這個世界,
直至星辰與太陽躍動然後閃光一現至一切沈沒。

內心逐漸平靜,
我自覺如今我的文字與攝影都更深刻,
經過這些年後我終於能說自己有所進步,
又,從迷失到醒悟,我也終於能說慶幸自己有踏上這次旅途。
燃燒殆盡與乾涸過後只剩下阿波羅的理性清/澄明,
飛機將於十五分鐘後降落,
好了,
即使沒有找到所有答案,也都心安了。

我,在存在。

1410於852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