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活著能坦白,舊日所相信價值不必接受時代的糟蹋
雖說想盡早把十天的札記寫完,
但城市上星期發生的事使我不得不在此下一個註腳。
1/6
自以為自己在五一六後已對這城市死心,
亦無時無刻想要逃離,
但看到這群中學生對著鐵屋吶喊,
即使不想說看到與絕望同為虛妄的希望,
但若自己還須對學過的理論負責,
甚或是要肯定自己作為一個厭惡謊言的人的話,
倘我對這一切視若無睹,似乎怎樣也說不過去。
為此我回到了那個自己一直視為圓形監獄的虛擬空間,
即使這意味我的寧靜會被打擾,
但在另一次破碎與幻滅之前,
我決定在那裡將自己讀到與想到的統統記下。
我無法想像群眾是錯的,
但倘若無知真的才是力量,
相對於冷眼旁觀,
我還是想找個好位置看到最後。
2/6
舊生發起的聯署運動令我回想起母校禮堂的校訓,
尊敬的中文老師的一幅書法將校訓詮釋為
「愛人如己、敬事而信、業精於勤、不誠無物」。
對母校從沒甚麼特別感情,
但願學校的領導者在思索應否將學生變成牆上的另一塊磚時,
他們能想起禮堂裡有這麼一幅書法。
3/6
廣場的氣氛令我不禁聯想到同事提起過八九年的那個夏天,
同事說那時城市從未如此團結融洽過,
二十三年後的今天,
如果我說看到了與那年一樣的友愛與互助,
該是一種多大的感動?
在離去前,
我只能緊緊握著同學的手說謝謝和叫他們加油,
在絲帶上寫的"If this city isn't dying, it's because of you"是實語,
對這群喚醒了城市的年青人的感激和謝意,
那個晚上酸了好幾回的鼻子想必就是最大的證明。
4/6
我想到最後,
對自己的最大要求就是「在場」。
消息宣告的一刻,
意味著連續多天熬至凌晨才入睡的狀態即將終結,
我會永遠記得屬於廣場的黑色,
但感動又感動過後,
另一次的倒數已迫在眉睫。
5/6
投票日總是漫長的,
而我卻整天都在睡夢裡渡過。
結果跟與同事們當初的估算相差不遠,
但即使有了心理準備,
多少還是有點感嘆失落。
或許我必須明白,這就是這城市的時代精神,
輸打贏要並無意義,
唯一能做的,
只有承受這共業。
6/6
可能到最後甚麼也沒有改變,
城市的一切又會如過去般,很快復歸平靜。
但既然到最後總算對自己負責了,
就以此作為二十五歲前的重要註腳吧。
「人類將透過他們過往沉痛的的經驗,在新的星球上建立美麗的新世界。」
「世界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是我們的。」
「什麼地方沒有我呢,我成為歷史,我成為過去的經驗,我是過去與未來的一道橋。」
──《我城》